这周,公司去三亚旅游,在往返的飞机上,把《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》读完了。
初识这本书,还是在刘瑜的《观念的水位》中的《成圣又如何》中看到,大学时,经常看到对曾国藩的解读,依照我对历史的认识,对曾的了解大致如下:
- 曾左李镇压了太平天国,曾创办了湘军,湘军的出现表现出汉人士族之心仍然在清廷。曾国藩曾经被石达开打的几欲跳河。然最后还是扑灭了太平天国。
- 曾不甚聪慧,然肯下功夫,因而仍能中科举。
- 曾善于守拙,知进退,战争结束后即解散湘军,得了善终。
- 曾国藩家书很出名,引导民众要隐忍,不要刚强,利于平息现在的不满情绪。
- 曾是最后一代大儒,明有王守仁,清有曾国藩。
- 曾被蒋介石所推重,蒋将国家之兵引为私有,就有曾国藩与湘军的影子。
- 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英名尽丧。
但是,在这本书里的曾国藩,却是一个不断修缮自我的,一个活生生的人。
内圣外王
开始的时候,他也有刚强的傲骨,他也会为世间所有不平的事情抱拳。但多次碰壁之后,他变得圆滑通融,但这只是对外的,对内,他仍然对自己有着高高的要求,但他不再把对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别人身上。所谓内圣外王,对内,保持着高的标准,有分明的操守。对外,以事功为重。成事在先,而不是对别人横加指责。
行事过于方刚者,表面上是强者,实际上却是弱者。所谓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” “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”。 所谓“大柔非柔,至刚无刚”。 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。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、麻木、圆滑、机诈,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须手段,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,圆滑柔软,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。
以诚待人,以拙胜巧
曾国藩的行事风格,这八个字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。
面对朋友,曾国藩都能做到:
首先是诚,“凡人以伪来,我以诚往,久之,则伪者亦趋于同矣”。第二是敬,“至于与人交际之道,则以敬字为主”。第三是恕,“我要步步站得稳,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,所谓立也。我要处处行得通,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,所谓达也。今日我处顺境,预想他日也有逆境之时。今日我以盛气凌人,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,或凌我之子孙”。第四是浑,“惟忘机可以消众机”。人际交往中,凡是不可过于计较,分的太清楚。最后,则要做到“不嫉妒”。
这一点,在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关系上可见一斑,左宗棠行事恃才傲物,始终瞧不起曾国藩,但是曾国藩确实稳稳的同光中兴第一人,他们早期的合作,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深厚修养,也是成功不了的。曾国藩死后,左宗棠终于服气,在挽联上自称晚辈。但左宗棠始终记恨,老年后逢人便贬低曾氏,在修为上本身就差了一截。
左宗棠
左宗棠,教科书上的记载是收复新疆。中学教科书篇幅有限,只能以寥寥数字概括。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却毫不得知。
在这本书里,将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以及曾左二人的对比列为重点。曾左李俱是彼时豪杰,但是曾国藩李鸿章的知名度显然高于左宗棠,李鸿章是因为争议,曾国藩是因为圣贤。左宗棠却是无声无息的。
事实上,就才华来看,左宗棠是三人中最高的。三人中最早中举人,虽然进士科考失利,但是太平天国事发后却能以师爷的身份总管湖南各项事务。可见,其名声与其实力都是被当时的各界所认可的。
然而,更为难得的是,他的个性也是当时绝无仅有的。
经过漫长的历史接力,在清代后期,中国的专制统治已经由治身深化到了治心。这个被统治者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民族身上,呈现出的普遍特点和含糊和退缩。而左宗棠似乎是一个天外来客,他身上的清澈见底、锋芒毕露、刚直激烈,与这个民族的整体气质形成如此分明的反差。
刚烈而近于矫激,面折人过,不少宽假,人多以此尤之。
当然,左宗棠的缺点在于,年少得志,不知改进。因而,在和曾国藩的对比中,左宗棠止于豪杰,而曾国藩则是豪杰进而圣贤。
和曾国藩相比,他的自省功夫无疑相差太远,对于心中的自大矜持,他缺乏克化之功。因此,他的“直”,他的“清澈”,也就把内心深处的“忮求之意”直接呈现出来。他一生的两大爱好:爱听过头恭维和爱酷评他人,都根源于此。他一生从来不会拒绝别人的任何一句恭维话,也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挑别人毛病的机会。
对于左宗棠的描述还有很多,但我得到的最鲜活的表征就是才华横溢,耿介进而傲骄。如此分明的个性或许在当下是非常常见且适合。但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,也无疑是不可多得的。他和曾氏就如同天然的对比,他的优点旁人很难得到,他的缺点旁人却很容易有,因而他的成功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,毕竟,整个社会上还是普通人居多。
而左宗棠与曾国藩的矛盾,其根源在于左宗棠。就心理分析,其实有两点:
- 左宗棠才华高,但曾氏成就大,此不平衡。
- 左宗棠很早中了举人,却没有中进士,因而对进士及第的人有莫名的抵触心理。
自省吾身,由小见大
在才华上,曾国藩不如左宗棠,即便同样都是军队起家,曾国藩的用兵更像是强化版的后期诸葛亮,从不用险,以拙胜巧。他的思想风行当代的原因恐怕也正是其才华与其成就的不匹配。
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,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,一个中人,通过“陶冶变化”,可以成为超人。换句话说,如果一个人真诚的投入自我完善,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,见识可以高明十倍,心胸可以扩展十倍,气质可以纯净十倍。愚钝之人,通过自我磨砺,也可以看得透,立得定,说得出,办得来。浮嚣之人,也可以变得清风朗月般从容澄净。偏执之人,亦可以做到心胸开阔,不矜不伐。
而做到的方式,则是三点:
- 远大的目标,成为圣人。
- 儒家修身常用的日课。每日反省。
- 无尽的坚持
所谓日课,曾国藩每天在日记里记载着当日的过失。比如,
- 心性浮躁,坐不住。(曾国藩给自己定目标要用功,减少无效社交)
- 为人傲慢,修养不佳。
- 言不由衷,语涉虚伪。
- 好色。(曾氏禁欲也是到了现代人看来很恐怖的地步,对美色看看都不可以)
对于言不由衷这一条来说,我自己感觉深深的中枪,我经常在说话前思考别人听到我的话后的感受,然后不由自主的开始添油加醋,甚至作假。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内疚感,久而久之就没有了。
儒家认为,修身之本在于“诚”,对自己真诚,对别人真诚,一是一,二是二,一丝不苟,才能是自己纯粹坚定。适当的“善意谎言”是社交必不可少的润滑剂,但当言不由衷成为习惯时,“浮伪”也就随之而生,人的面目也因此变得庸俗可憎。
曾国藩还致力于改变自己的暴脾气。改变了自己说话不留余地的毛病。
和大多数初入社会的青年一样,刚到北京的曾国藩待人天真,秉性拙直。一旦成为朋友,就掏心掏肝,同时也要求对方对他毫无保留,缺乏人我相交必需的距离感和分寸感。
这些看似小毛病的性格毛病,看似容易改,其实很难。曾氏开始的时候轻轻松松戒烟,但是在改变性格上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。
古往今来,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,有的人,一生被物欲所禁锢,如同被困在圈里的猪,终生没有清醒。有的人,意识到了醒来的必要,但终生处于一种“勤奋地懒惰着”的状态,一生想用力用不足,想振刷刷不清,在关键处突破不了。其原因固然有很多,但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,不能毅然横起,扫绝一切罗网。
在曾氏的修身过程中,除了内心守拙之外,还引入外力来监督自己。
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,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,因而比别人更虚心,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,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。笨拙的人不懂取巧,遇到问题只能硬钻过去,因此不留死角。所以,“拙”看起来慢,其实却最快。
归根结底,认识被决定物。所以,从根本上来说,外力远远大于内力。连如此信奉内心力量的曾国藩都屡屡的说,“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”。
说了这么多,可能在形象上你可能认为曾国藩是一个严谨不苟言笑的人,其实不是,曾国藩是非常善于社交的,诗文唱和,幽默感,这些能力都是很强的。我相信,在我的所有描述之后加上这一点,曾氏的形象会鲜明很多。
总结
在这本书里,我了解到了曾氏的修身的过程,见贤思齐,曾国藩的很多小毛病在我身上都有,而我知道了有前人能够通过一些方式改掉。于我,也增加了很多信心。
在我学编程的路上,我自觉也不是天纵奇才,只是一个中人,所以,曾氏的修学之道于我也是一大激励。我当下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在机器学习的领域有所建树。而修学之道似乎也很直接,就是不懈的研究一片一片的论文,实现一个一个的实验。所难者,在坚持而已。
性格上,曾氏也指出了一条自我革新之路。我相信,只要坚持走下去,就一定能有一个全新的自己。
先写这么多,以后有了新的思考,再添加。